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792篇诗词 ► 95条名句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
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幙贤俊务所长。
或取李悝备边策,或欲五道出朔方。
仲夏科民挟弓矢,季冬括驴齎道粮。
官军未进复犯塞,搴旗杀将何倡狂。
遂令士卒愈沮气,欲使乘障胆不张。
我愿助画迹且远,侧身西望空凄凉。
庶几一言可裨益,临风欲寄鸟翼翔。
所宜畜锐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
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夺攘。
譬如蚊虻噆肤体,实於肌血无大伤。
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
诚知公虑若悲度,圣上听用同宪皇。
当时岂不历岁月,犹且众镇未陆梁。
况今鹰犬乏雄勇,便拟驰骋徒苍惶。
且缓须时励犀卒,终期拉朽功莫当。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劝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余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鸜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於君无所营。
普净院佛阁上孤鹘
我新税居见寺阁,金碧照我破屋前。
目看阁上聚鸠鸽,巢栖饮哺忘穷年。
雕檐画壁屎污遍,以及像塑头与肩。
寺僧不敢施弹射,忽有苍鹘张毒拳。
鸦鸣鹊噪鸜鹆叫,怒鹘来此窥腥膻。
鹘心决裂不畏众,瞥碎一脑惊後先。
死鸟堕空未及地,返翅下取如风旋。
独当屋脊恣撦磔,啄肉披肝肠弃捐。
老鸱无艺又狠怯,盘飞欲近饥目穿。
逡巡鹘饱自飞去,争残不辨鸟与鸢。
群儿指点路人笑,我方吟忆秋江边。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
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
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
师旷没世後,伯牙众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
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
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
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嚬眉。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东方琪。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
眷眷畴昔意,於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緌,
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
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波。
和谢舍人洊震
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天无纤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輈。
谩取诗言占离毕,徒依风俗验鸣鸠。
忽闻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灵湫。
持牲遣吏诣其下,俎豆未辙升阴虬。
电光划划遶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拥云驰雨自东上,西风上猛云还收。
神龙蓄志未发泄,明日更与顽阳雠。
黤霭阴黑若卷海,联绵霹雳能破仇。
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渎扬平流。
九谷有登百姓喜,蜿蜒歆祀神何羞。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本以谏诤称,今以财赋用。
所为各有能,何必於兹重。
东南周万里,海陆竭煮种。
敛之为公上,岂是与民共。
民方苦久弊,将缺太平颂。
有利得设施,无不可抑纵。
大都守绳墨,曷异虱处缝。
从来许国心,曾未苟禄俸。
愿无输羡余,终亦归侍从。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未赴虢太守,暂归吴兴家。
吴兴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
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鸡山小女儿,姹姹两发丫。
褭褭上氍毹,嘈嘈弄琵琶。
是时与之醉,何似走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