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 陈子昂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 杜甫 [ 戏为六绝句 ]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 杜甫 [ 戏为六绝句 ]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 李贺 [ 苦昼短 ]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岑参 [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 苏轼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 杜甫 [ 戏为六绝句 ]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 李贺 [ 苦昼短 ]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 杜甫 [ 戏为六绝句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 杜甫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 韩愈 [ 张中丞传后叙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苏轼 [ 於潜僧绿筠轩 ]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 元好问 [ 论诗三十首·其四 ]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 李贺 [ 苦昼短 ]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 杜甫 [ 前出塞九首·其六 ]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 韩愈 [ 杂说一·龙说 ]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 苏轼 [ 沁园春·孤馆灯青 ]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汤显祖 [ 午日处州禁竞渡 ]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 杜甫 [ 戏为六绝句 ] 为一说,使与书俱。 —— 袁枚 [ 黄生借书说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 袁枚 [ 马嵬 ]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曹雪芹 [ 螃蟹咏 ]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 司空图 [ 诗品二十四则·纤秾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 苏轼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 苏轼 [ 送参寥师 ]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 纳兰性德 [ 满庭芳·堠雪翻鸦 ]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 苏轼 [ 日喻 ]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 王安石 [ 桃源行 ]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 钱晔 [ 悯黎咏 ]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章碣 [ 焚书坑 ]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 杜甫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 苏洵 [ 辨奸论 ]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 苏轼 [ 书林逋诗后 ]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 李好古 [ 清平乐·瓜洲渡口 ]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 苏轼 [ 书林逋诗后 ]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 苏轼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 郑燮 [ 泜水 ]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 李白 [ 古风·秦王扫六合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苏洵 [ 六国论 ] 上一页 2/6 下一页